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研究發現:外表吸引的財務分析師 較易獲取關鍵資訊及作出更準確的盈利預測
- Written by Media Outreach
香港,中國- Media OutReach - 2017年5月9日 - 社會學和心理學研究結果告訴我們,任何人擁有迷人的樣貌,對收入、工作機會和事業成功有莫大關係;外表具吸引力的人,無論在工作場所和其他社會環境中,也可以獲得優待。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會計學院副教授楊勇在其〈並不膚淺?分析師的美貎及其表現〉(More than Skin-deep? Analysts' Beauty and Their Performance)論文中,把有關研究進一步延伸至中國資本市場中的資訊獲取和盈利預測表現,並發現財務分析師的外表與其盈利預測準確性及股票建議資訊豐富程度息息相關。
是次研究由楊勇教授,聯同其同事中大商學院會計學院副教授曹穎教授、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官峰教授及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院長李增泉教授攜手進行。楊教授指出:「我們的研究旨在探討財務分析師的預定特質,即是其外表的吸引力,會否影響其成功獲取資訊和工作表現。」
在資本市場之中,賣方的財務分析師地位舉足輕重,通常由經紀交易商及投資銀行聘請,他們負責發放關於特定證券或股票的資訊,向投資者提供他們需要的必要資訊,以判斷個別投資項目的吸引力。
楊教授指出:「中國股票市場由零售投資者(散戶)主導,他們較機構投資者更易受到所謂專家意見的左右,因此這些財經分析師具有更大的影響力。」
故此,財務分析師積極從不同渠道獲取資訊,其中一個關鍵來源就是與企業管理層的私人交流,在其盈利預測和股票建議方面,這些從私交而來的資訊,甚至比公司公開披露的資料及分析師的個人重點研究更為有用。
以往的研究已經發現,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投其所好的分析師,在資訊獲取方面可獲得更佳待遇,使其預測更為準確。
研究內容
在這次研究之中,研究人員細心研究了中國國內2,328 名分析師,於2005 至 2014年間所進行的89,056項盈利預測。這些分析師來自102間不同的券商,涵蓋了國內所有最大型的券商。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從中國證券協會網站下載了所有接受研究的賣方財務分析師的證件相片,並要求63名擁有不同教育背景、職業、收入和社會經驗的評審員按其外表給予1至5的評分:1為其貎不揚; 2為低於一般水平;3為一般水平;4為高於一般水平;5為極之美麗或英俊。
63名評番員擁有不同背景,包括四大會計師行、一家股票經紀行、一家大型私人企業,以及大學教職員和學生。其中27人為男性,其餘為女性。
研究人員事前已提醒所有評審員,評審時須以中國國內普遍民眾的容貎為準則,並非以受研究的分析師為準,並毋須考慮分析師的年齡高低,務求令評審純粹以分析師的外表吸引力為準則,而非其外表看來年青與否。
以貎取人
一如所料,研究結果顯示,財務分析師的外表評分愈高,其預測錯誤便愈低。換句話說,外表越出眾的分析師,其預測也愈準確。
研究團隊更指出,他們的研究結果證明了外表愈吸引的財務分析師,向企業管理層獲取資訊時便愈得到優待。
楊教授表示:「與其他分析師相比,外表吸引的分析師更易預先獲得有待公布的企業活動資訊,而且較常在企業公布業務重組、簽訂重要合同和收益警告這三類重要消息之前,在早一個季度作出沽售股票建議。因此,他們可以作出更多以資訊為基礎的明智股票買賣建議。」
獲取資訊時,從合適的人物著手尤關重要,外表具吸引力的分析師再次擁有優勢。
他指出:「外表吸引的分析師在拜訪企業時,較常能夠直接與管理層會面,從而獲取資訊。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企業管理人員較容易向外表吸引的分析師披露資訊。」
由審美喜好主導的歧視
然而,這次研究亦揭露了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就是當企業管理人員獲准在公開市場買賣股份,或該公司與其他方面簽訂了股份質押協議時,分析師的美貎便無法發揮效用。
為了探討箇中原因,楊教授尋求了解這個功效究竟是來自企業管理人員對分析師外表的喜好所主導的歧視,或者是因為這些具吸引力的分析師擁有較卓越的相關工作技能,並能更妥善地造福公司。
若企業管理人員相信外表較吸引的分析師較有才幹及對企業較有價值,當這些管理人員有很強的意願去提升公司業績和推高股價時,分析師外表的功效便能夠持久。然而,研究人員在這次研究中並未發現這方面的證明。
楊教授表示:「換句話說,企業管理人員對財務分析師的歧視,純粹受其審美眼光所左右。」
他解釋:「當企業管理人員更需要倚賴分析師來公布資訊及引導市場,他們較不容易基於自己的審美眼光來挑選分析師。」
這次研究除了探討分析師外表吸引力與其預測準確性之間的關係,也希望藉此了解分析師的外表吸引力對其事業發展機會的影響。具體來說,是次研究發現,外表愈吸引的分析師愈易被捧成明星分析師,並較易受聘於頂尖的股票行;然而,他們也可能因為某些原因,最終只能進入較細小的股票行。
新挑戰
雖然社會科學已經記錄和深入研究了美麗外表的效益,這次研究還提供了一個新觀點,讓我們了解資本市場內財務分析師的實務情況。
以往的研究提出,作出有利於企業意見的分析師,能夠從其管理層獲取更多資訊;然而,今次的研究證實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推動因素:企業管理人員的審美眼光,影響了他們與財務分析師的交流。
楊教授指出:「由於這種形式的歧視源於心理和社會偏見,而且難於規範,因此為金融業界的監管者和從業員帶來了新的挑戰。」
參考資料:
Ying Cao, Feng Guan, Zengquan Li and Yong George Yang, "More than Skin-deep? Analysts' Beauty and Their Performance", 2016. Working paper.
本文原文首先刊載於中大商學院屬下的「中國經商智慧」網站(https://goo.gl/X6UkJr)。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
中大商學院由六個教學單位組成,包括會計學院、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財務學系、管理學系及市場學系。成立於1963年的中大商學院,是區內首間提供工商管理碩士課程(MBA)和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課程的商學院。現時中大商學院合共提供8個本科課程及13個研究院課程,包括工商管理碩士、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碩士、理學碩士、哲學碩士及博士課程。
中大商學院的MBA課程在2017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百強排行榜名列全球第36位,而EMBA課程亦在2016年排名全球第37位。中大的商界校友人數逾32,000人,為香港之冠,其中不少校友已晉身政府和商界的重要決策層。商學院現有逾4,400名本科和研究生,現任院長為陳家樂教授。
詳情查詢,請瀏覽中大商學院網頁http://www.bschool.cuhk.edu.hk或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cuhkbschool及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cuhk-business-school。
中國經商智慧(CBK):
中國經商智慧是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設立的網站,旨在提供來自中大商學院之中國市場相關研究資訊。透過深入淺出的專題文章、寫實的公司案例、討論及知識庫中的研究論文等,CBK可作為連繫中國和國際商業世界的知識橋樑,並提供有關在中國經商的獨到見解和實務知識。請登入http://www.bschool.cuhk.edu.hk/faculty/cbk/index.aspx瀏覽CBK網站上的免費內容,或可透過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CBKCUHK)、Twitter(https://twitter.com/CBK_CUHK)及 LinkedIn(http://linkd.in/1B8cGdU)追蹤CBK的最新動向。
Source http://www.media-outreach.com/release.php/View/3334#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