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資訊匯:《香港設立「平安三寶」中央儲存庫可行性研究報告 》記者會新聞稿
- Written by Media Outreach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 年9月4日 - 2025年9月3日,精神健康資訊匯(MIPCRC)發表《香港設立「平安三寶」中央儲存庫可行性研究報告 》。出席記者會人士包括 : 
研究發現
- 陳連基律師(精神健康資訊匯主席及共同創辦人、香港律師會精神健康法委員會主席)
- 陳智思先生 (GBM, GBS, JP)(錄影致辭播放)
- 陳澤群教授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研究教授及總監)
- 黃子權先生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硏究主任)
- 陳琺荃女士 (救世軍護老者協會主席)
- 林智強先生 (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務服務經理)
- 錢黃碧君教授 (精神健康資訊匯副主席及共同創辦人)

左起: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黃子權先生, 高級講師馮明穗博士, 研究教授及總監陳澤群教授, 精神健康資訊匯主席及共同創辦人陳連基律師,副主席及共同創辦人錢黃碧君教授, 擇善基金會行政總監蘇梅玲女士, 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務服務經理林智強先生, 救世軍護老者協會主席陳琺荃女士。
「平安三寶」是指遺囑、持久授權書和預設醫療指示。研究計劃由擇善基金會資助,由精神健康資訊匯委托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進行。此研究涵蓋識別10個司法管轄區現有的平安三寶儲存制度,並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深入面談方式(in-depth interview),收集了55 位包括病人、照顧者和法律、醫療和社工等專業人士的意見,瞭解設立平安三寶中央存儲庫的需要和建議。 背景 香港正急速邁入高齡社會,現時65歲及以上人口已佔總人口超過五分之一,統計處預計於2046年將會增至三分之一。特別是80歲及以上人口,將由2021年的40萬(佔總人口5%)上升至2039年的93萬(11.5%)。人口老化同時,患有慢性疾病人數亦增加。2020年,香港有55%的死亡個案與慢性病有關(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病)。醫管局估算在2039年前,慢性病患者將達到300萬。另外,隨著老年化,香港認知障礙症患者人數亦不斷增加。2017年的《精神健康檢討報告》指出大約有10萬患者。有研究更加預測到了2039年,60歲或以上患者將超過30萬。 長期病患和認知障礙患者人數的增加意味着有不少病人如中風或心臟病人士會面對突然失去認知能力甚至是死亡。至於認知障礙病患者, 他們的認知能力會慢慢衰退。當發生上述情況 ,如患者遺忘了放置遺囑的位置,家人便無法知悉患者的意願和安排。如沒有做好持久授權書,家人可能需為支付無精神行為能力人士的患者醫療費用而面對突如其來的經濟和精神壓力。同樣地,家人亦難以在未預先知悉患者的醫療決定或找不著預設醫療指示的情況下為患者在病危時作出重要決定。因此,社會上越來越多人認為有需要設立一個有系統和安全地放置三寶文件的儲存庫。 這個研究透過專家訪談、焦點小組與系統架構評估,全面檢視技術方案、數據保安標準、成本效益、以及與現行法例的接駁方式,更規劃了包括數碼儲存實體正本管理與多方授權驗證的多階段試點,為「平安三寳」中央儲存庫的全面推行提供清晰建議。 精神健康資訊匯主席陳連基律師致辭時表示: 「我們深信,唯有連結政府、法律界、醫療界、社福機構及資訊科技業等各界的協力,才能建構一個安全、便捷且可持續的『平安三寶』存取平台,確保每位市民的意願都能得到尊重與實踐。」 陳智思先生(GBM, GBS, JP)於錄影致辭中表示: 「近年每逢天氣轉壞,大家都會思考如何作出超前部署。事實上,人生中有許多事情都需要我們提前規劃,而「平安三寶」正是其中之一,包括持久授權書、預設醫療指示及遺囑,是人生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香港人口持續老化、認知障礙症患者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市民更應及早作出清晰安排,以減少家人面對的困難與不必要的麻煩。」 他強調: 「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家人的關愛,並呼籲社會各界共同探討及推動此計劃。」 精神健康資訊匯就《香港設立「平安三寶」中央儲存庫可行性研究報告 》採用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於2024年12月至2025年8月進行,採用質性研究方法。研究團隊訪問了55名持份者,包括政府官員、 立法會議員、律師 、醫生、 護士、 社工、 資訊科技專業人員、病人 、照顧者,以及病人組織代表(詳細見下面列表),收集他們關於製作與保存「平安三寶」面對的個人、專業及制度障礙,了解他們對設立平安三寶中央儲存庫的意見。 受訪者類別和人數受訪者類別 | 人數 |
長期病患者 | 6 |
主要照顧者 | 6 |
病人組織主管代表 | 3 |
律師 | 5 |
醫生 | 5 |
護士 | 5 |
社工 | 5 |
銀行及金融服務主管 | 5 |
立法會議員 | 5 |
政府部門及醫管局高層 | 5 |
資訊科技專家 | 5 |
總數 | 55 |
- 社會禁忌、經濟門檻高、非正式替代作法盛行
- 教育宣傳零散和缺乏持續支援
- 為何香港要有中央儲存庫?
- 中央儲存庫三種儲存方法
- 公信力+可持續:誰負責、怎樣收費才走得遠
- 「雙層儲存設計」兼顧私隱與防遺失
- 一站式支援,可負擔收費
- 中央儲存庫彌補現時不足
- 先試行、後立法的兩步策略
- 「平安三寶儲存庫」跟進工作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精神健康資訊匯(MIP Care Resources Connect, MIPCRC)
成立於2018年,MIPCRC是香港首個專注於精神上無決策能力人士(MIP)所需的慈善機構。透過網上平台、公開講座及社區活動,MIPCRC致力為無決策能力人士及其照顧者提供支援,並促進社會對決策能力問題的認知。 網址: www.mipcrc.org.hk
Source https://www.media-outreach.com/news/hong-kong-sar/2025/09/04/406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