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James Dyson Award 香港區得獎作品冀提供個人化視力及眼睛護理 能安坐家中守護眼睛健康
- Written by Media Outreach
非入侵性可穿戴設備為輕度及早期青光眼患者帶來適切的幫助
- 青光眼是導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約有8,000萬人罹患青光眼 [1],每年更有360萬人因該眼疾而永久喪失視力。在香港,青光眼亦是頭號致盲眼疾(23%)[2]
- 青光眼由視覺神經的眼內壓 (IOP)過高所導致,由於沒有明顯症狀,因此會無聲無色地奪去病人的視力,可是現時暫沒有可以逆轉青光眼的治療
- 目前,預防視力下降的治療方法包括降低眼壓,但可能需要配合入侵性手術或每天使用具有副作用的眼藥水,僅限提供予已就診的青光眼患者
O_Oley 是一款非入侵性的物理治療設備,可以幫助輕度及早期青光眼患者防止病情惡化。用家只需佩戴一套舒適的弧形護目鏡,毋須接觸眼睛便能為雙眼進行恆溫按摩。設備更可以根據用家設定主動舒展眼部肌肉,有助增強淚液分泌,從而提高眼部順應性。 O_Oley 配備角膜組織順應性改善 (CTCI) 系統和多個肉眼可見的紅外光譜來增加眼部組織的溫度,同時促進血液循環來幫助眼部組織放鬆,以增強其承受眼內壓力的能力。這既可以減少眼部組織的壓力,又能降低因青光眼引起視覺神經損傷的風險。 O_Oley是非入侵性的治療方法,與其他治療青光眼的方法不同,讓用家可以在家中享受舒適溫熱治療體驗。 發明團隊 O_Oley是由四個來自香港科技大學工程學系的學生設計,包括隊長郭健南和成員陳冠中、除旻志和梁婉盈。 O_Oley團隊希望透過他們個人化且簡便舒適的設計以鼓勵用家可每天使用,從而能夠減少全球青光眼的發病率。 勝出2022香港區James Dyson Award設計大獎為O_Oley 團隊贏得 5,000 英鎊獎金,讓團隊能夠為設計申請專利並創立一間初創公司,繼續改善O_Oley的設計,使O_Oley護目鏡更輕巧易用。 隊長郭健南說:「成員之間的熱情和好奇心不斷推動彼此來提升產品設計。我們受到熱瑜伽的啟發,希望把同樣的概念套用到眼睛護理上。之後當看到Dyson風扇的無扇葉設計,我們萌生了非接觸式感應按摩的想法,希望發明與一般市面上全接觸式眼睛按摩器不同的設備。」 James Dyson Award 設計大獎香港區評審楊兆航先生表示:「青光眼主要是由眼壓過高導致,我很高興O_Oley 提出了一種利用調節負壓和紅外線照射來緩解病情的明智方法。我亦十分欣賞O_Oley的護目鏡設計,因為它讓用家能在家裡進行治療,並鼓勵患者放鬆心情持續進行療程。這對於所有青光眼患者來說,定是一個便利易用且貼心的設備。」 O_Oley 的第一個產品原型取材自游泳護目鏡,前面裝有一塊扁平的水晶片,使團隊能夠監測不同拉伸力度下的眼部情況。通過 3D 掃描面部模型,團隊可以測試和檢查各種護目鏡形狀的合身度。他們簡化了商業原型的設計,使其更加舒適和堅固。 O_Oley 將晉身James Dyson Award 設計大獎國際賽,而O_Oley 團隊旨在將該產品商業化。成員們希望收集用戶意見以改善界面設計和功能,並希望在基於用戶狀況和眼睛健康上建立更個人化的肌肉伸展程序。團隊還希望開發一個手機應用程式,令用家能更輕鬆和方便度身制訂治療過程。 國際賽入圍名單將於 10 月 12 日公佈,而國際賽冠軍將於 11 月 16 日公佈。 優異獎PreDyctor問題:讀寫障礙是一種與寫作能力受損有關的學習障礙,患有讀寫障礙的人一般較難清晰而快捷地書寫。估計全球約10% 人口患有讀寫障礙,當中包括Dyson創辦人James Dyson。而對於以中文作為母語的讀寫障礙患者則需要由心理學家進行冗長的評估。 解決方案:PreDyctor 是世界上第一個漢字讀寫障礙識別系統。它是一個快捷且低成本的初步篩選系統,可以預測被評估者患有讀寫障礙的機率。 PreDyctor 使用兩個獨立的模型分析筆跡,分別是基於筆劃的評分模型和基於相似性的比較模型,然後系統會把兩個模型的結果聚合來估計被評估者患有讀寫障礙的概率。 PreDyctor 能識別以中文作為母語的幼童是否患有讀寫障礙,讓家人能盡早發現並提供相應的治療和訓練。 James Dyson Award設計比賽 James Dyson致力宏揚工程師改變世界的力量,而James Dyson設計大獎正是其中一部分。Dyson工程及科技學院、 James Dyson基金會,以及James Dyson設計大獎旨在鼓勵有志工程師應用理論知識,以及透過科技來發掘改善生活的新方法。James Dyson基金會是由Dyson盈利資助的工程教育慈善機構,營運James Dyson設計大獎。自 2005 年比賽首次進行以來,James Dyson 已貢獻了超過 1.4 億英鎊以支持教育和慈善相關的突破性設計,至今獲James Dyson 設計大獎獎金資助的發明已高達近300項。 [1]https://glaucoma.org/[2]http://hkos.org.hk/?section=Top&id=46&la=1 Hashtag: #JamesDysonAward
James Dyson Award設計大獎比賽
James Dyson致力透過 James Dyson Award設計大獎及其他舉措宏揚工程師改變世界的力量。設計大獎由Dyson盈利資助的工程教育慈善機 James Dyson Foundation基金會營運,迄今已向超過300個發明頒發獎金。 Dyson工程及科技學院及 James Dyson Foundation基金會的工作鼓勵有抱負的工程師和問題解決者運用他們的知識並開發新方法以科技改善生活。目前為止,The James Dyson Foundation基金會已捐款 1.4 億英鎊以支持教育和慈善相關的突破性設計。 基金會設立 網站, Instagram, Twitter 及 YouTube頻道。 歷屆得獎者
- 2021國際冠軍– HOPES (新加坡) - 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發明的家用無痛眼壓測量設備,旨更廣泛提供青光眼測試。
- 2021 可持續發展獎得主 – Plastic Scanner (荷蘭) - 來自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的Jerry de Vos所發明的低成本手持裝置,用於識別塑膠物料,以便回收。
- 2021 醫學發明得主 – REACT (英國) - 由英國羅浮堡大學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 的Joseph Bentley 發明,是一項阻止刀傷出血的裝置。
- 2020 國際冠軍 – The Blue Box (西班牙) - The Blue Box 由23歲的 Judit Giró Benet發明,是使用尿液樣本和人工智能演能法,在家進行乳癌檢測的新方式。
- 2020 可持續發展獎得主 – AuREUS System Technology (菲律賓) - AuREUS由27歲的Carvey Ehren Maigue發明,是一款以農業廢棄物製成的新創物料,將紫外光轉化成可再生能源。
- 由James Dyson選出的國際獎項得主將獲得30,000英鎊
- 國際優異獎得主將獲得5,000英鎊
- 每位地區賽冠軍得主將獲5,000英鎊
Source https://www.media-outreach.com/news/hong-kong/2022/09/07/161864/

